用于细胞代谢检测的640 × 640 ISFET阵列
用于甲基苯丙胺检测的超灵敏晶体管生物传感器
用于生物化学检测的微悬臂梁传感器
新型核酸检测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鲑鳟鱼类病毒性疫病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半导体生物传感器在病毒性人畜共患病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用于病毒检测的生物功能化半导体量子点
基于汗液生物传感器的健康监测可穿戴纺织品
III族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的高效p型掺杂新途径研究
钙钛矿量子点固体薄膜原位可控合成新策略
硅基94GHz多通道相控阵芯片组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大面积范德瓦尔斯异质结阵列的通用合成

2021-01-12

 

二维材料具有原子薄的厚度,免疫短沟道效应等特性,开发基于二维材料的高性能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是实现下一代高速,低功耗数字电子产品的关键之一。大规模的异质结阵列化为此提供了一种非常可行的方案。目前大多数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vdWH)都是通过机械剥离再堆叠得到的,但这种方法效率极低且不可控,是二维材料面向实际应用亟需克服的重大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湖南大学段曦东教授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合作,开发了激光烧蚀等技术在二维半导体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s-TMDs)基底上定点制造缺陷阵列诱导金属TMDs (m-TMDs)在缺陷处的优先成核,最终成功制备了一系列m-TMD/s-TMD vdWH阵列并获得了12000个VSe2/MoS2阵列(良率达~99%),实现了异质结阵列的规模化制备。利用这种vdW接触制备的双层硒化钨晶体管开态电流高达900 μA/μm,该数值在所有已报道的单层或者双层TMDs室温半导体器件中是最高的,为制备可与硅晶体管竞争的二维材料晶体管带来了希望。本成果使得二维材料可控合成上了一个新高度,为高性能新型器件的量产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二维材料在电子学、光电子学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成果于2020年3月11日以“General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 arrays”为题发表在《Nature》(Nature,2020,579,368),李佳、杨向东、刘旸、黄勃龙为共同第一作者,段曦东教授、段镶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098-y



关于我们
下载视频观看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林大北路中段) 北京912信箱 (100083)

电话

010-82304210/010-82305052(传真)

E-mail

semi@semi.ac.cn

交通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备案号:京ICP备05085259-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