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所等在莫尔异质结层间激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半导体所举行2023年开学典礼暨研究生入所教育大会
半导体所在高功率、低噪声量子点DFB单模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半导体所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半导体所等在手性分子产生自旋极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半导体所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半导体所组织学习贯彻中国科学院2023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刊】抢占“镓体系”半导体科技制高点 助力实现光电子信息产业的...
半导体所观测到各向异性平面能斯特效应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调研半导体研究所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新华网】安俊明:打通光通信全产业链 向创新引领者转型

2018-04-01

新华网北京330日电(郑伟 周靖杰)近日,中科院半导体所的“光网络用光分路器芯片及阵列波导光栅芯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328日,该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安俊明在接受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光通信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要通过原创性及基础理论创新促进应用创新,争取早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由替代跟踪者向创新引领者转型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此,安俊明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非常英明、非常具有远见的战略性要求。

据他介绍,我国光通信高速核心芯片正处于发展阶段,与美、日等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前全球光通信行业的高端芯片、器件产品几乎全部由美日厂商主导,而国内在这方面基本属于空白或正处于研发阶段。

“我们每一个科技人员都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这需要从源头抓起,注重原创性及基础理论创新,以基础理论促进应用创新,并注重国际标准的制定及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从一个替代跟踪者迈向创新引领者。”安俊明称。

面对当下任务重、责任大的这种形势,安俊明认为科技界、企业界应齐心协力,共同为我国光通信高速核心芯片的快速发展群策群力。国家也应加大对光电子芯片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资金支持,迅速提高核心器件国产化率,使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随着高清视频、网络会议、移动通信等对网络下载速率和网络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大容量光网络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光分路器芯片和阵列波导光栅(AWG 芯片这两项芯片的技术突破,我们成功实现产业转化,替代了国外进口芯片,芯片已在我国光网络建设中广泛使用,提升了我们宽带网络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安俊明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保护。据安俊明介绍,本项目光分路器芯片及AWG芯片包含核心设计、工艺及封装核心专利共17项,外围专利30余项,形成了自主知识主权。由于我国企业主要以芯片以外购,封装为主,因此我国早期专利主要集中在各大研究院所及高校研究机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鼓励和支持,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保护,企业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工艺到封装等一系列专利,并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安俊明称。

打通光通信全产业链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当前的第三次全球信息化浪潮中,光通信产业将在助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向数字化向智能化提升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安俊明认为,我国在光通信产业及传输领域拥有非常好的基础;在光通信系统、器件封装及互联网+应用方面,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走在了世界前列;只是在高速光电芯片方面迟迟没有实现产业化。

要全面实现产业化,他表示,“高速光电芯片行业需要打通光通信全产业链,实现芯片、器件、系统及互联网+应用,这将会是我国光通信产业最终目标。”

在第三次全球信息化浪潮中,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等科学技术将全面铺开,而这些应用离不开超高速、超大容量、低时延的光网络作为硬件基础后盾。安俊明称,“一个快速反应、可靠保证的光网络,将对信息化应用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向数字化向、智能化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于项目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安俊明认为这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国家大力鼓励支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结果。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在光分路器及AWG做大做强的同时,进一步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同时探索基于光波导的量子编解码芯片及激光雷达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推动光波导材料、高端核心芯片科技进步,服务国民经济发展。”



关于我们
下载视频观看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林大北路中段) 北京912信箱 (100083)

电话

010-82304210/010-82305052(传真)

E-mail

semi@semi.ac.cn

交通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备案号:京ICP备05085259-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