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关于半导体所成果转化报道之一:“一盆冷水”浇出的合作成果
2013-04-22
在超净实验室内,来自半导体所的5位技术骨干留下了合影。在仕佳光子工作的18个月内,他们时常工作至深夜。
仕佳光子研发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分路器芯片,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进入4月后,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仕佳光子)常务副总经理吴远大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吴远大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简称半导体所)研究员。
2010年10月,由中科院半导体所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承担的PLC光分路器芯片产业化项目落户河南省鹤壁市,半导体所与深圳仕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仕佳通信)联合成立了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他们运作得很好!”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河南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简称河南中心)主任、研究员吕纯操如此评价该省院合作项目。
让吴远大高兴的是,现在电信招标中标厂商中,已有六七家公司成为仕佳光子的客户。
据悉,从4月起,如仕佳光子全部释放量产能力,产量将占到国内市场的20%。目前,仕佳光子二期生产线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于今年6月二期投产后,仕佳光子将进入全球规模最大的 PLC光子集成芯片企业的行列。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段合作佳缘起源于“一盆冷水”。
为生存寻外援
仕佳通信较早时便进入光纤通信行业,从事室内光纤工程。“国内涉足PLC光子芯片封装领域的企业不少,但是核心部件芯片必须依靠从韩国、日本进口。”仕佳光子董事长兼总经理葛海泉说。
他意识到,如果仕佳通信一直停留在封装领域,不掌握核心部件技术,那么不远的未来或将因缺乏核心竞争力而止步不前。
“要从最前端的芯片入手。”葛海泉下定决心,企业必须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于是,他开始走访国内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寻求技术合作伙伴。
2009年初,葛海泉找到半导体所。面对到访的客人,中科院半导体所光电子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雄伟并没有多少客套话,反而讲了不少大实话。
“我们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胡雄伟说。半导体器件研发、生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另外,从实验室出来的科研成果到大批量生产之间尚有很大距离。
科研人员更善于做样品,对生产线上的事情研究不充分;而企业产业化却需要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成品率。“所以我们还得重新开发产业化生产技术。”胡雄伟甚至考虑了未来市场,“真的等我们做出产品来,国内市场会不会降价?”
无论是精于技术的科研人员,还是具有市场敏感的企业家,在产业化过程中都面临着太多未知数。
在与半导体所不断接触期间,葛海泉得到其他科研单位的反馈,结果却与半导体所的说法截然不同:你只要给我们钱,我们就可以拿出产品来。
几番摸索后,被泼了“冷水”的葛海泉心里越来越明确,“半导体所是最实实在在的,不利因素我都知道了,心里反而更有底”。
因此,葛海泉与半导体所的科研人员商量,由他先出资让科研人员研发2~3年。待成果出来后,正好赶上国内光纤到户大面积推广阶段。
产业化加速
这一计划却令人意想不到地提前进入实施日程。
2010年,为了提振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衰退带来不利影响的背景下较快发展,政府拉动内需,对民生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推广光纤到户成为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当年,葛海泉与半导体所签订了合作协议,研究所获得10%股权与200万元人民币现金收入。产业化之路从此翻开篇章,半导体所5名科技骨干赴鹤壁,实施转化。
今年3月底,住建部与工信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从4月1日起,县级以上新建住宅全面实施光纤到户。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认为,在实施光纤到户计划后,我国该部分市场需求将得到大幅提升,这对行业而言是重大利好,为光纤企业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在政策的拉动下,仕佳光子开始感到订单有点应接不暇。与此同时,国外同类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由2010年的2200~2400美元/晶圆,到现在每个晶圆售价只有三四百美元。
吴远大认为,造成如此竞争格局的因素,除了中国本土对手仕佳光子的出现外,还有去年下半年国内订单很少,使得国际PLC光子芯片库存积压严重,只得降价应市。
“这个仅有6英寸大的晶圆(直径15厘米)”,吴远大用手指比划着,“里面有650个芯片,信号由1路分为8路”。也就是说,信号可以被输入到5200个家庭。
“总体而言,目前仕佳光子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均处于领先地位。”吴远大说。
“一家人”合作顺
实际上,科研院所在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遭遇过各种问题。比如,有人以合作为幌子,实则是拿着院所的名头到地方圈钱圈地,这使得院所和科研人员积极性受到打击,有时候甚至因为不诚信的一方而导致院所遭受经济损失。
“曾经,有人说'蜜月期’一过双方可能会矛盾重重。”胡雄伟说,自己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没有想到的是,在之后数年合作中,双方却不断加深信任,甚至鲜有意见不统一的情况。
“我们在一片空地上一砖一瓦地将仕佳光子建起来。”吴远大说。无论是厂房建设、设备选型、采购等,还是产品研发、生产,都倾注了半导体所科研人员大量心血。
“通过技术入股方式,使我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项目成功了大家都受益。”葛海泉说,“我们成了'一家人’。”
现在,双方已经不仅仅是合作关系,仕佳光子已成为半导体所的研发平台之一。该公司已建设5个省级研发中心,其中有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光电子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光电子技术院士工作站”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批准的“光电集成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中心的“光电子分中心”也建设于此。
“仕佳光子科研平台也有利于未来我们承接更多的国家级科研新项目。”胡雄伟说。
“半导体所非常重视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胡雄伟说。此外,中科院河南中心提供了大量咨询、协调和服务工作,使科研人员转移转化工作得到有力支持。
来自地方的支持也成为仕佳光子的强劲动力。
鹤壁市是河南省最小的地级市,工业底子弱、科技力量薄,经济水平欠发达。合作初期,半导体所的科研人员曾建议葛海泉是否将新厂建设到长三角区域,毕竟那里有较好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和人才等有利条件。
“但是河南省与鹤壁市、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诚相待,我们最终选择留在鹤壁。”胡雄伟说。如仕佳光子产业园占地面积达246亩。
他说:“我们这样的项目在一些大城市可能都不算什么,但在河南省却受到礼遇和重视,进入河南省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产业之列。”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04-16 第7版 转化)
吴远大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简称半导体所)研究员。
2010年10月,由中科院半导体所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承担的PLC光分路器芯片产业化项目落户河南省鹤壁市,半导体所与深圳仕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仕佳通信)联合成立了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他们运作得很好!”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河南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简称河南中心)主任、研究员吕纯操如此评价该省院合作项目。
让吴远大高兴的是,现在电信招标中标厂商中,已有六七家公司成为仕佳光子的客户。
据悉,从4月起,如仕佳光子全部释放量产能力,产量将占到国内市场的20%。目前,仕佳光子二期生产线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于今年6月二期投产后,仕佳光子将进入全球规模最大的 PLC光子集成芯片企业的行列。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段合作佳缘起源于“一盆冷水”。
为生存寻外援
仕佳通信较早时便进入光纤通信行业,从事室内光纤工程。“国内涉足PLC光子芯片封装领域的企业不少,但是核心部件芯片必须依靠从韩国、日本进口。”仕佳光子董事长兼总经理葛海泉说。
他意识到,如果仕佳通信一直停留在封装领域,不掌握核心部件技术,那么不远的未来或将因缺乏核心竞争力而止步不前。
“要从最前端的芯片入手。”葛海泉下定决心,企业必须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于是,他开始走访国内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寻求技术合作伙伴。
2009年初,葛海泉找到半导体所。面对到访的客人,中科院半导体所光电子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雄伟并没有多少客套话,反而讲了不少大实话。
“我们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胡雄伟说。半导体器件研发、生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另外,从实验室出来的科研成果到大批量生产之间尚有很大距离。
科研人员更善于做样品,对生产线上的事情研究不充分;而企业产业化却需要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成品率。“所以我们还得重新开发产业化生产技术。”胡雄伟甚至考虑了未来市场,“真的等我们做出产品来,国内市场会不会降价?”
无论是精于技术的科研人员,还是具有市场敏感的企业家,在产业化过程中都面临着太多未知数。
在与半导体所不断接触期间,葛海泉得到其他科研单位的反馈,结果却与半导体所的说法截然不同:你只要给我们钱,我们就可以拿出产品来。
几番摸索后,被泼了“冷水”的葛海泉心里越来越明确,“半导体所是最实实在在的,不利因素我都知道了,心里反而更有底”。
因此,葛海泉与半导体所的科研人员商量,由他先出资让科研人员研发2~3年。待成果出来后,正好赶上国内光纤到户大面积推广阶段。
产业化加速
这一计划却令人意想不到地提前进入实施日程。
2010年,为了提振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衰退带来不利影响的背景下较快发展,政府拉动内需,对民生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推广光纤到户成为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当年,葛海泉与半导体所签订了合作协议,研究所获得10%股权与200万元人民币现金收入。产业化之路从此翻开篇章,半导体所5名科技骨干赴鹤壁,实施转化。
今年3月底,住建部与工信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从4月1日起,县级以上新建住宅全面实施光纤到户。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认为,在实施光纤到户计划后,我国该部分市场需求将得到大幅提升,这对行业而言是重大利好,为光纤企业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在政策的拉动下,仕佳光子开始感到订单有点应接不暇。与此同时,国外同类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由2010年的2200~2400美元/晶圆,到现在每个晶圆售价只有三四百美元。
吴远大认为,造成如此竞争格局的因素,除了中国本土对手仕佳光子的出现外,还有去年下半年国内订单很少,使得国际PLC光子芯片库存积压严重,只得降价应市。
“这个仅有6英寸大的晶圆(直径15厘米)”,吴远大用手指比划着,“里面有650个芯片,信号由1路分为8路”。也就是说,信号可以被输入到5200个家庭。
“总体而言,目前仕佳光子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均处于领先地位。”吴远大说。
“一家人”合作顺
实际上,科研院所在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遭遇过各种问题。比如,有人以合作为幌子,实则是拿着院所的名头到地方圈钱圈地,这使得院所和科研人员积极性受到打击,有时候甚至因为不诚信的一方而导致院所遭受经济损失。
“曾经,有人说'蜜月期’一过双方可能会矛盾重重。”胡雄伟说,自己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没有想到的是,在之后数年合作中,双方却不断加深信任,甚至鲜有意见不统一的情况。
“我们在一片空地上一砖一瓦地将仕佳光子建起来。”吴远大说。无论是厂房建设、设备选型、采购等,还是产品研发、生产,都倾注了半导体所科研人员大量心血。
“通过技术入股方式,使我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项目成功了大家都受益。”葛海泉说,“我们成了'一家人’。”
现在,双方已经不仅仅是合作关系,仕佳光子已成为半导体所的研发平台之一。该公司已建设5个省级研发中心,其中有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光电子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光电子技术院士工作站”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批准的“光电集成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中心的“光电子分中心”也建设于此。
“仕佳光子科研平台也有利于未来我们承接更多的国家级科研新项目。”胡雄伟说。
“半导体所非常重视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胡雄伟说。此外,中科院河南中心提供了大量咨询、协调和服务工作,使科研人员转移转化工作得到有力支持。
来自地方的支持也成为仕佳光子的强劲动力。
鹤壁市是河南省最小的地级市,工业底子弱、科技力量薄,经济水平欠发达。合作初期,半导体所的科研人员曾建议葛海泉是否将新厂建设到长三角区域,毕竟那里有较好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和人才等有利条件。
“但是河南省与鹤壁市、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诚相待,我们最终选择留在鹤壁。”胡雄伟说。如仕佳光子产业园占地面积达246亩。
他说:“我们这样的项目在一些大城市可能都不算什么,但在河南省却受到礼遇和重视,进入河南省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产业之列。”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04-16 第7版 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