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期:A short history of the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s research and some important conclusions from it
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的“2008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将于11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信息与创新”。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俄科院副院长,中科院半导体所荣誉教授,阿尔菲罗夫教授将参加此次论坛,并作战略报告。在北京论坛举办之际,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将安排阿尔菲罗夫教授访问我所,作报告,并同青年学者面对面的交流。
报告题目:A short history of the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s research and some important conclusions from it
报告人: Zhores I. Alferov (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
报告时间: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 上午 9:30
报告地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学术会议中心
报告人简介:若尔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Zhores Ivanovich ALFEROV)于1930年3月15日出生于苏联白俄罗斯的维捷布斯克。他于1952年毕业于列宁格勒V.I. Ulyanov(列宁)电子技术学院电子系。他获得了两个科学学位:1961年技术科学候选人以及1970年物理数学博士学位-两个学位都是Ioffe研究所授予的。在1970-1971年度,他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进修。自1962年开始,他致力于III-V半导体异质结构领域的研究。他对物理学和III-V半导体异质结构技术,特别是在喷射特性、激光器的开发、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取向方法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现代异质结构物理学和电子学因此而创立。由于他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阿尔费罗夫教授获得苏联、俄罗斯与国际许多奖项和荣誉会员称号以及200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90年,阿尔费罗夫教授被选为苏联科学院(后改名为俄罗斯科学院)的副院长,目前仍担任此职。阿尔费罗夫著有4本专著,发表了500多篇科学论文,在半导体技术方面有50多项发明。有一颗小行星是以若尔斯·阿尔费罗夫的名字命名的(2001年)。最重要的奖项:富兰克林学会Ballantyne奖章(美国,1971年);列宁奖(苏联,1972年);Hewlett-Paccard欧洲物理学奖(1978年);国家奖(苏联,1984年);GaAs及相关化合物国际研究会奖及Heinrich Welker奖章(1987年);A. P. Karpinskii奖(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89年);A.F.Ioffe 奖(俄罗斯科学院,1996年);Demidov奖(俄罗斯联邦,1999年);A. S. Popov 奖章(俄罗斯科学院,2000年);Nick Holonyak Jr. 奖(美国光学学会,2000年);诺贝尔奖(瑞典,2000年);Kyoto奖(Inamori基金会,日本,2001年);国家奖(俄罗斯联邦,2001年);V.I. Vernadskiy奖(乌克兰国家科学院,2001年);金盘奖(美国成就学院,2002年);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金质奖章(国际光学工程学会,2002年);全球能源奖(俄罗斯联邦,2005年)。
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