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钊

张钊,男,博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

201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2016-2018年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2020年在日本国立广岛大学任助理教授,2020年底回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至今。

从事高性能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系统的设计技术研究,重点研究高速有线通信收发器芯片(over-112Gbps SerDes/Wireline IC等),高性能时钟生成器集成电路(low-jitter, low-power, wideband PLL/DLL/Frequency Synthesizers),和面向IoT/生物医疗应用的极低电压极低功耗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代表性成果包括:提出了一系列低抖动低功耗时钟生成器技术,首次在小于0.7V的低压下实现了抖动小于60 fs,功耗小于10mW的低抖动低功耗锁相环,满足高速移动通信的高质量数据传输和长待机时间的需求;提出了极低电压时钟生成器新架构与电路技术,首次实现能够在0.25-V极低电压下工作的锁相环,且能效< 10uW/GHz,有效满足自供电传感器节点的应用需求;提出了高能效的SerDes技术,将60Gb/sSerDes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能效改善至<1pJ/bit,有效改善数据中心的散热成本。

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身份(部分兼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8篇,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顶级和权威期刊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JSSC)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Regular Papers (TCAS-I)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 Express Briefs (TCAS-II)IEEE Transactions o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Systems (TVLSI)、集成电路设计顶级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Symposium on VLSI Circuits (VLSI)

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等,还主持多项知名企业横向合作项目。



关于我们
下载视频观看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林大北路中段) 北京912信箱 (100083)

电话

010-82304210/010-82305052(传真)

E-mail

semi@semi.ac.cn

交通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备案号:京ICP备05085259-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