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2025年度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CAS)是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系统集成应用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所,于1960年在北京成立。半导体所现有在职科研人员60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高层次引才计划5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 1个工程博士培养点,2个工程硕士培养点。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拥有优秀的研究队伍、科研平台和教学基地,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的主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黄昆院士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一、 招聘岗位
| 
 用人部门  | 
 序号  | 
 岗位职责  | 
 学历/学位  | 
 招聘数量  | 
 专业领域  | 
 接收简历邮箱  | 
 是否应届生  | 
| 
 集成技术中心  | 
 1  | 
 半导体工艺技术开发  | 
 博士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物理类  | 
 shenqing@semi.ac.cn  | 
 是  | 
| 
 人工智能与高速电路实验室  | 
 2  | 
 数字芯片岗位,模拟芯片岗位  | 
 博士、硕士  | 
 3-5  | 
 微电子及相关专业  | 
 xdong@semi.ac.cn  | 
 不限  | 
| 
 固态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室  | 
 3  | 
 有博士后经历,研究氮化镓半导体器件工艺  | 
 博士  | 
 1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dgzhao@red.semi.ac.cn  | 
 不限  | 
| 
 4  | 
 开展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  | 
 博士  | 
 1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 
 peiwh@semi.ac.cn  | 
 否  | |
| 
 5  | 
 半导体单晶衬底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去除方法  | 
 硕士或博士  | 
 1  | 
 化学类、材料物理与化学  | 
 shenguiying@semi.ac.cn  | 
 不限  | |
| 
 6  | 
 新材料的晶体生长工艺和缺陷分析  | 
 硕士或博士  | 
 1  | 
 半导体材料类、半导体物理  | 
 shenguiying@semi.ac.cn  | 
 不限  | |
| 
 半导体物理实验室  | 
 7  | 
 主要负责自旋芯片研制和应用开发  | 
 博士  | 
 1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物理类  | 
 kywang@semi.ac.cn  | 
 不限  | 
| 
 8  | 
 半导体光谱测试,实验室仪器设备搭建  | 
 硕士以上  | 
 1  | 
 物理类、光学类  | 
 phtan@semi.ac.cn  | 
 不限  | |
| 
 9  | 
 微纳材料合成/片上微纳结构设计仿真、工艺及表征  | 
 硕士及以上  | 
 1  | 
 材料类、电子类  | 
 shenchao@semi.ac.cn  | 
 不限  | |
| 
 10  | 
 微纳尺度光-电-力相互作用研究,微纳操控与传感  | 
 博士  | 
 1  | 
 物理类、材料类  | 
 shenchao@semi.ac.cn  | 
 不限  | |
| 
 11  |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须具备博士后经历,从事自旋电子器件实验研究,能够独立完成科研论文和项目申请书撰写,已发表高水平文章者优先  | 
 博士  | 
 1  | 
 自旋电子学  | 
 ljzhu@semi.ac.cn  | 
 不限  | |
| 
 12  | 
 特别研究助理:从事自旋电子实验研究,自旋电子学专业,能够独立完成科研论文和项目申请书撰写,已发表高水平文章者优先  | 
 博士  | 
 2  | 
 自旋电子学  | 
 ljzhu@semi.ac.cn  | 
 不限  | |
| 
 13  | 
 实验工程师:负责实验室设备和微纳加工工艺及组长交待其他的其他工作,物理、材料、电子专业,已发表高水平文章者优先  | 
 本科及以上  | 
 1  | 
 自旋电子学  | 
 ljzhu@semi.ac.cn  | 
 不限  | |
| 
 14  | 
 半导体材料物性与器件应用研究  | 
 博士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物理类  | 
 liuxf@semi.ac.cn  | 
 不限  | |
| 
 15  | 
 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 
 博士  | 
 1  | 
 纳米材料与技术类、物理类  | 
 liuxf@semi.ac.cn  | 
 不限  | |
| 
 纳米光电子实验室  | 
 16  | 
 半导体光电器件研究  | 
 博士  | 
 3  |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类  | 
 xuyun@semi.ac.cn  | 
 不限  | 
| 
 17  | 
 光电器件工艺技术开发  | 
 本科、硕士  | 
 4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物理类  | 
 xuyun@semi.ac.cn  | 
 不限  | |
| 
 18  | 
 光电器件测试开发  | 
 本科、硕士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仪器科学与技术类  | 
 xuyun@semi.ac.cn  | 
 不限  | |
| 
 19  |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的研发与相关项目的完成  | 
 博士  | 
 2  |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类  | 
 weix@semi.ac.cn  | 
 不限  | |
| 
 20  | 
 进行各类半导体光源的研发与相关项目的完成  | 
 博士  | 
 1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 
 caoyl@semi.ac.cn  | 
 不限  | |
| 
 21  | 
 进行硅基异质集成光电子器件的相关研发和科技管理  | 
 博士  | 
 1  | 
 电子信息类、化工与制药类  | 
 caoyl@semi.ac.cn  | 
 不限  | |
| 
 22  | 
 从事薄膜铌酸锂光电子器件开发,要求具备相关流片工艺经验,发表相关领域SCI论文3篇及以上,有全职在站博士后经历  | 
 博士  | 
 1  | 
 物理电子学  | 
 jgliu@semi.ac.cn  | 
 不限  | |
| 
 
  | 
 23  | 
 开展光电智能计算芯片仿真设计、裸片和封装后的相关性能指标测试;开展微波光子伊辛机相关研究工作  | 
 本科、硕士及以上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物理类  | 
 ml@semi.ac.cn  | 
 不限  | 
| 
 24  | 
 开展光电集成芯片仿真设计、芯片测试、模块封装与测试;开展硅基异质集成芯片技术开发与芯片制备  | 
 本科、硕士及以上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物理类  | 
 ml@semi.ac.cn  | 
 不限  | |
| 
 25  | 
 开展光电振荡器理论分析、芯片设计、系统开发,开展光电振荡器集成器件测试与功能验证  | 
 本科、硕士及以上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物理类  | 
 ml@semi.ac.cn  | 
 不限  | |
| 
 26  | 
 开展高速驱动放大和控制电路分析、版图设计、芯片开发,开展高速接口收发芯片测试与功能验证  | 
 本科、硕士及以上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通信类  | 
 ml@semi.ac.cn  | 
 不限  | |
| 
 27  | 
 开展光电融合集成理论分析、芯片设计、片上光路与电路开发,开展光电单片集成芯片的测试与功能验证  | 
 本科、硕士及以上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通信类  | 
 ml@semi.ac.cn  | 
 不限  | |
| 
 28  | 
 半导体器件工艺及芯片测试  | 
 本科及以上  | 
 1  | 
 电子信息类、物理类  | 
 ludan@semi.ac.cn  | 
 不限  | |
| 
 29  | 
 锑化物低维结构分子束外延生长与激光器制备  | 
 博士  | 
 1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 
 nihq@semi.ac.cn  | 
 否  | |
| 
 30  | 
 量子点激光器的外延与制备  | 
 博士  | 
 1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 
 nihq@semi.ac.cn  | 
 否  | |
| 
 31  | 
 面发射激光器、光电集成及系统应用  | 
 博士  | 
 1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应用物理类  | 
 liuanjin@semi.ac.cn  | 
 是  | |
| 
 32  | 
 光电子器件测试  | 
 本科、硕士及以上  | 
 1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应用物理类  | 
 liuanjin@semi.ac.cn  | 
 不限  | |
| 
 33  | 
 博士或博后,光子芯片与光量子芯片研究  | 
 博士  | 
 1  | 
 物理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 
 xsxu@semi.ac.cn  | 
 不限  | |
| 
 34  | 
 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  | 
 本科、硕士及以上  | 
 2  | 
 物理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 
 xsxu@semi.ac.cn  | 
 不限  | |
| 
 35  | 
 从事硅光芯片技术研发  | 
 博士  | 
 4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oip@semi.ac.cn  | 
 是  | |
| 
 36  | 
 特别研究助理或博士后:从事硅基光子器件与模块的设计与表征;InP基光电子器件设计、制备及表征;硅基-ⅢⅤ异质集成;铌酸锂调制器等的研发  | 
 博士  | 
 2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类  | 
 yanghua@semi.ac.cn  | 
 不限  | |
| 
 37  | 
 从事半导体物理及器件模拟,开发模拟方法及程序研究工作  | 
 博士  | 
 3  | 
 物理类、材料类  | 
 jiameng@semi.ac.cn  | 
 不限  | |
| 
 38  | 
 光电集成芯片设计与材料生长和器件制备  | 
 博士  | 
 1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jqpan@semi.ac.cn  | 
 是  | |
| 
 光电系统实验室  | 
 39  | 
 光纤传感系统研发  | 
 硕士及以上  | 
 1  | 
 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  | 
 zhangwt@semi.ac.cn  | 
 不限  | 
| 
 40  | 
 光纤传感系统研发  | 
 博士  | 
 1  | 
 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  | 
 zhangwt@semi.ac.cn  | 
 不限  | |
| 
 41  | 
 光电探测及成像系统设计与研发  | 
 博士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光学工程类  | 
 wangxinwei@semi.ac.cn  | 
 不限  | |
| 
 宽禁带半导体研发中心  | 
 42  | 
 开展紫外LED封装技术和金刚石基探测器制备技术研究  | 
 博士  | 
 1  | 
 凝聚态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 
 jxwang@semi.ac.cn gqshan@semi.ac.cn  | 
 不限  | 
| 
 43  | 
 开展氮化物半导体紫外LED和LD研究  | 
 硕士  | 
 2  | 
 凝聚态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 
 jxwang@semi.ac.cn gqshan@semi.ac.cn  | 
 不限  | |
| 
 44  | 
 氮化物紫外材料外延生长设备维护与操作  | 
 本科  | 
 1  | 
 凝聚态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 
 jxwang@semi.ac.cn gqshan@semi.ac.cn  | 
 不限  | |
| 
 45  | 
 第三代半导体单晶材料生长设备维护与操作  | 
 本科  | 
 1  | 
 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jxwang@semi.ac.cn gqshan@semi.ac.cn  | 
 不限  | 
二、招聘方式及程序
1. 应聘者须填写《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岗位应聘申请表》,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对应岗位邮箱。邮件标题及应聘申请表名称请注明“用人部门-岗位序号-学历-毕业院校-专业-姓名-联系方式-生源地” (“生源地”的填写仅限应届生),举例:集成技术中心-5-硕士-清华大学-凝聚态物理-张三-130xxxx-山东济南。
2. 本招聘启事有效期至2025年5月31日。通过资格初审的应聘者参加面试,面试时间和地点将另行通知。初选不合格者不再通知。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亓老师(010-82304956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
邮 编:100083
| 附件下载>>>>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岗位应聘申请表.doc | 
              






